白癜风医院在线诊室 http://m.39.net/pf/a_7357149.html◎作者l大瓦刚子
陕北坊间流传一个段子:话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去子长考察外语普及情况,在城区街道随机提问一位市民平常吃得最多的食物是哪些?这位子长老乡脱口而出“碗(one)托(two)酥肉(three)粉(four)!”该官员大惊,外语掌握情况掌握如此之好,满分!于是联合国官员们立即打道回了纽约。
玩笑归玩笑,但子长人会吃,这几乎是陕北人的共识。就像子长的那句旅游宣传语:君到子长,幸福绵长。去了子长,起码在吃这一点上不用受罪。前些年笔者在媒体工作,经常去各县下乡采访,偶尔也要陪同中省媒体的同仁,到瓦窑堡国宾馆之后,如果先不来两碗煎饼凉粉,那简直相当于没到子长。当然,各县区都有自己的招牌美味,但子长小吃的特色更为鲜明,粗粮细作是子长美食的一大精髓。以事情饸饹为例,很多去子长行过门户的人都知道,子长早上的事情饸饹汤就有几种:羊肉汤、荤汤,还有素汤,总有一款适合你,配上子长的特色枣糕,而且光小菜就七碟子八碗给你整一桌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很多人去子长行门户,就是奔着那碗事情饸饹去的。
关于煎饼、凉粉等传统招牌美食,本文不再赘述,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是一款在子长人尽皆知、容易上手、色香俱全的美食——*瓜面。
说起子长的*瓜面,很多人乍一听以为就是*瓜丝拌凉面,那就大错特错了,笔者在百度上找了半天,居然没有搜到任何一张关于子长*瓜面的图片,当然制作流程和文字描述也没有找到,所以只能班门弄斧,如有描述不准确之处,还请各位读者海涵。本文的顺利发布,无疑将填补网络上关于子长*瓜面这一美食的巨大空白。单位上有一个管灶的大师傅是俺子长老乡,有一次单位吃午饭,他自己做了一大盆子,旁边帮厨的师傅说他做太多了,怕是得剩下不少,结果到最后,一盆没够,楞是又做了一盆子,很多延安的同事吃完后感慨:天底下居然还有这么好吃的面。
本来下午就没吃饭,这篇文章写着写着,不由得咽了一口哈喇子,对一个资深吃货来说,没有什么是比美食更让人向往的了。废话不多说,下面进入操作流程:
1.和面与醒面:这和做其它面条没有啥本质区别;
2.取若干*瓜淘洗干净后,把*瓜沿着竖直方向从中间切开,然后切成半圆形薄片,然后放入拌菜盆(根据饭量决定盆的大小,记得小时候一大家子吃饭,每次都要脸盆那么大小的盆)放入适量的盐为*瓜入味,为了保持*瓜的酥脆,同时建议放入适量的白砂糖(因为盐会析出*瓜的水分,加糖的目的是为了锁水,上周刚和一位前辈学的)静置十分钟左右之后,用水冲洗*瓜片;
3.炸豆腐丝:这是*瓜面的灵*,曾经尝试过用甘泉豆腐干替代,但口感完全不同,劲道有余但酥软不足。将豆腐切成片后放入油锅炸至金*取出,切丝,放入拌菜盆;
4.泡粉条:建议用子长粉条或清涧粉条(其它粉条根据硬度自行掌握煮水时间,不建议用红薯粉,土豆粉口感最佳),取适量粉条放入锅中,倒水,待水开锅后再煮5分钟左右,然后关火,将粉条取出放入单独的盆中,加适量冷水(防止粉条太软影响口感,泡水量和时间自行掌握)
5.捣蒜(一定是捣,不是切,这是一个重要的得分点)取适量大蒜彻底捣碎,倒在切好的*瓜片上;
6.取干辣椒、葱、姜、蒜若干,然后切碎,锅内倒入少许油,将切好的配料放入油锅翻炒,菜盆内放适量姜粉,将炒好的调料和油倒在姜粉上,放入适量盐、白醋、香菜,将菜完全拌匀;
7.煮面:用醒好的面擀面,切成面条放入锅内煮沸,捞出来后在凉水盆里过一下(如果是冬天可以不过凉水,但过水后口感更佳)
8.拌面:面条捞入碗中,拌上调好的*瓜菜,完美的*瓜面就呈现出来了,喜欢吃辣的可以再加点油泼辣子,口味更佳。
大概流程和步骤就是这样,写得不一定准确,一人一个做法,有些细节上可能略有区别。如果有时间,完全可以在家自己做;实在没时间做的话,可以到以下两个地方品鉴:市区卷烟厂十字景御广场大锅大灶柴火渔旁,子长蒸饺*瓜面,,南师傅,另外在子长市瓦窑堡镇十字街旧粮站旁边巷子内也有一家。(纯友情推荐,未收广告费,虽然不是吃过最好吃的,但七八分的感觉还是有的)
考虑到疫情风险,自己在家尝试也许是个更佳的选择,与其学全国人民集体做面皮,咱为啥不能做个更有地域特色的美食呢?
投稿邮箱:fushiyan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