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县第一小学始建于年,创办之初,学名“清涧县高等小学堂”,其前身为笔峰书院,后又更名为清涧县城关小学,是一所具有良好传统和卓著声誉的百年老校。年2月搬迁到现在的新校址,同年8月16日更名为清涧县第一小学。学校现有教学班52个,学生名,教职员工人。在建*周年来临之际,为了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传承革命精神基因,彰显学校的风采和业绩,全面生动地再现学校发展历程,学校拟筹建*史校史馆。
为了使校史馆更加全面完整地呈现清涧县第一小学发展的光辉历程,更加生动真实地展示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取得的办学成就,使之成为宣传学校的窗口、传承文化的载体、知史爱校的基地、凝聚师生的平台、联系校友的纽带,学校决定面向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老教师、历届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征集与第一小学历史有关的图片、文稿、音像等校史资料和实物,以供陈列、展示,激励后人。若您有以下相关材料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也请您将这一信息传递给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共建清涧县第一小学*史校史馆。
清涧县第一小学新校区
学校旧址清涧县城关小学
征集范围
1.反映学校历史变迁的相关资料及照片。如各个时期特别是早期校园建筑、校园风光的照片。2.反映学校各个时期建设、发展的文件、笔记、文稿、信函等;3.学校各个时期举办文体活动时的文字记录和形成材料。
4.上级领导、社会知名人士及重要外宾来校视察、参观、访问或讲演的资料、文稿、题词、照片、纪念品等。
5.反映校园文化、体育生活、重大活动的照片;各类媒体报道学校重大事件、活动、人物的资料。6.集体或个人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科研成果、教学成果、证书、奖章、奖状、奖牌、锦旗及相关资料。7.学校历任领导、专家获奖的重要文档、论著、手稿、证书、照片及在校期间使用过的有代表性的实物(如教具、教案、仪器设备、工具、模型等)。8.建校以来,学校主要活动及师生员工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建、思*和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形成的有价值的材料,包括文字、图纸、图表、照片、实物和音像资料等。9.具有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出版物、印刷品(学校各个时期出版的书籍、报刊、杂志)、凭证(如早期的教师上岗牌,学生毕业证、学生证等)、历届毕业生合影照片、纪念册、校徽、印章、校服及其他实物等。10.与其他中小学交流合作的资料、实物。11.知名校友自传、事迹介绍、资料和实物以及校友赠予学校具有保存、展出价值的实物等。
12.其它有校史价值与展览价值的资料与实物。
征集说明
1.属于个人提供的实物、奖杯、奖牌、奖状、证书、鉴定资料、题词、书画作品等,提供人请注明是否愿意捐赠。2.学校或各单位获得的能代表学校某一方面成果或荣誉的奖杯、奖牌、奖状等属于集体荣誉的,可提供给学校永久保存。3.提供资料者要对资料做文字注释,包括时间、地点、事由、人员的姓名、职务及拍摄(提供)人姓名、现从事职业、通讯方式等。提供实物的请附简要的文字介绍。
4.档案馆负责对征集的物品进行登记造册、分类归档、妥善管理。
征集方式
1
直接捐赠
热忱希望各届校友以及关心支持清涧县第一小学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将所收藏的校史资料和实物无偿捐赠给学校,学校将统一存放至校史馆妥善保管。对无偿捐赠者,学校颁发捐赠证书以致谢忱,捐赠物展出时学校将以适当方式注明捐赠者。
2
保管复制
对于特别珍贵的资料、实物,本人有托管意愿的,学校可代为保管;本人(或亲属)有保存意愿的,学校在复制或翻拍后将原件安全归还本人(或亲属),并对提供的资料进行登记造册。
3
拜访征集
如捐赠者事务繁忙,或年事已高,可通过电话、邮件联系,学校派人登门协助处理相关事宜;如资料、实物不便寄送,电子文档史料可以直接发至本公告提供的电子信箱,也可通过电话联系相关工作人员登门领取。对拟撰写回忆文章或有关史料的老同志、老校友,若书写不便,学校可派人前往,通过访谈、录音、录像等形式,做好记录并整理。
征集时间
1.即日起至年6月30日为集中征集阶段。
2.长期接受全体教职工、退休老同志、各界校友捐赠史料。
报送方式
1.直接报送。校内可直接报送至学校校史筹备处。
2.邮寄报送。校外可邮寄至: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第一小学校史筹备处收件人:吴老师收(请注明“校史资料”字样)收件邮*编码:
3.电子邮件报送,可发送到电子邮箱:qjxdy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