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下午4:30艺术学院在逸夫楼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涧道情传承人交流会。清涧道情国家级传承人白根生老人、白明理老人、艺术学院院长孟强、*总支书记白涛、副院长周勇、高晶老师、徐艺菲老师以及17级音乐1班、16级音乐2班所有同学参加本次交流会,孟强院长主持会议。
白明理老人为大家讲述道情发音,与陕北民歌进行比较,民歌得张大口,一声喊到底,给人一种直来直去的感觉;道情则是笑不用气,喉部发声,一定得带着后鼻音,口半张,才能唱出道情的韵味,带有地方方言的道情才是有灵*的艺术。
白根生老人介绍:清涧道情的特点是以唱腔为主,间以宾白为辅,各地区唱法不同。清涧道情分为两个大流派:自古以来,且从小流传开始的被称为老道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从山西临县西边流传而来的是一种新型的唱法。老道情似于戏曲,过去的道情唱的是大剧本,用不同的唱腔去表现不同的氛围。
唱腔讲解
白明理老人和白根生老人给同学们深入的讲解了陕北道情文化。道情共有九种唱腔。
①
一、大起板在表演开始前后台进行准备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唱,连带送板。在表演开始如果演员们没准备好的情况下,可使用此类唱法,可用来暖场。
②
二、分析一道腔、二道腔、三道腔的不同之处。
③
三、平腔是上下句结构型,是陕北道情唱腔中最基本的调式。
④
四、十字腔是一句十个字或两句十个字,是可单独形成的唱腔。
⑤
五、一枝梅的调式独特,它的开头和结尾节奏自由舒展,多延长音,中间段节连贯对称,节奏铿锵有力。凉腔的整个唱腔高亢嘹亮,此腔结构独特,有时称做“冒凉腔”。
⑥
六、耍孩调属词牌类,唱词为长短句,独立的唱腔适合单独演唱。流水/二流水的唱腔被农民称为泪板,演唱时需发自肺腑的感受,给出明确的表达,有似于秦腔之处。
⑦
七、滚白是无固定节奏和速度的吟咏和叙说,开头即无板式过门引领、也无器乐伴奏,却有着极强的表现力。
⑧
八、介板的节奏急促有力,音调高亢简明。
⑨
九、五花腔亦称“花花调”,是不断吸收接纳各种时兴小曲而形成的一种腔调。
最后,孟强院长向两位老人致谢并对本次交流会做总结,道情文化是兴于陕北民间的优秀音乐文化,是值得学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孟强院长支持并鼓励学生们学习道情文化,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本次交流会不仅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道情文化的深厚底蕴,更让大家感受到了道情文化的魅力与艺术性。通过白根生和白明理两位老人声情并茂的讲解,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到了道情文化的魅力,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了学生艺术鉴赏力和音乐素养,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社会责任感,也让我们认识到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编辑:彭敬轩陈舒雯
摄影:裔煊游慧鹏
文字:许清慧
指导老师:刘媛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