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ga-cd.net/fengshang/xinchao/1858.html故苑昌华杨柳萋,百花桥畔杜鹃啼,刘皇事业今何在?荔子湾前日已西。北亭村族谱中署名醉经愚的应景诗句表达了对北亭以往历史的深情怀念也反映了小谷围深厚的文化积淀传承至今尽管咫尺之隔就是颇具现代化气息的大学校园但徜徉于北亭村仍能感受到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今天,就让我们在北亭村78岁老人梁灼臻的带领下走进这座有着多年历史的岭南古村落一起感受这里的千年气韵北亭村北亭村为番禺区小谷围街道的保留村总占地面积约39.8万平方米户籍人口约人与大学城广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相邻大学城兴建前,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大学城建成后,部分村民保留原地居住部分受拆迁影响的村民则搬住谷围新村安置北亭村也是广绣发源地之一清代,广州府番禺县一带为著名的广绣之乡原属新造镇的小谷围北亭村与现在的南村、钟村、市桥、石壁一带都是番禺地区广绣艺术主要分布地清末广绣兴盛时北亭村“家家有绣架,户户有绣娘”流传着“广州派花,北亭绣花”的说法
原北亭刺绣社旧址
广州颇有盛名的广绣艺术家、广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广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绣代表性传承人梁秀玲就生于北亭村广绣世家,为家族第五代广绣传人。
据了解,梁秀玲祖上从年开始从事广绣业,自幼受先辈刺绣艺术感染,她从6岁开始对广绣产生浓厚兴趣,并追随母亲学习广绣,熟练地掌握广绣各种针法及绣制技艺,10岁就可以独立完成一幅新作品。她的作品题材广泛,寓意丰富,参加各类评审展览活动屡获大奖,代表作有:《凤鸣图》、《孔雀》、《余荫山房》、《金饭碗》等。
梁秀玲作品——凤鸣图↑梁秀玲作品——孔雀图↓“北亭”之村名与南汉二陵“北亭村”之村名是有历史渊源的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多年前的南汉时期南汉王朝刘岩至刘伥称帝54年间建都番禺城(今之广州)而该村一带之地,邻近帝都作为御花园,园内建有两亭所谓的“亭”,是驻扎兵马的地方相当于岗哨、兵营后来南边之人聚居成村,改名“南亭村”北边之人聚居成村,改名为“北亭村南汉为五代十国之一,由刘隐、刘岩兄弟所建,南汉二陵是指南汉国烈宗刘隐的德陵和高祖刘岩的康陵。德陵,是南汉奠基者烈宗刘隐的陵墓,位于北亭村青岗北坡、大香山南坡(现为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教学区“理8栋”旁)。墓坐南朝北,为带墓道长方形多重券顶砖室墓,墓坑长26.47米,宽5.82米,现存占地面积约㎡。南汉德陵(年拍摄)值得一提的是,德陵发掘时,周边已在建华师教学楼,后期只能采取保护性隔离。外围现状为铁皮屋顶砖屋,门口铁门长期紧闭,四周杂草丛生,难以窥探内部环境。南汉德陵外部(年拍摄)康陵,是南汉高祖刘岩的陵墓,位于北亭村大香山南坡,与青岗德陵相距米,现小谷围岛康陵路广州市国家档案馆北门对面。陵墓依大香山南坡的地势呈南北分布,地面建有长方形陵园,陵园四周绕以陵垣,四隅有角阙。陵台位于陵园的中部偏北,处大香山南坡的二级台地,为砖包土的方座圆丘结构。地宫在陵台正下方,为带墓道的长方形多重券顶砖室墓。墓内前室当门横立石哀册文一通,保存完好,明确记载了墓主的身份和年代。目前,康陵由竹制棚架保护。依托南汉二陵建设的南汉二陵博物馆在今年5月17日正式开馆,博物馆选址康陵遗址以西依山而建,正门位于小谷围岛国医西路、康陵路交界处(广大附中大学城校区对面),北门位于大学城华师一路(华师生活南区对面),整馆处于南汉康陵东面,总建筑面积21平方米,是集遗址保护展示、专题陈列展览、公众考古教育、文物保管修复、学术科研交流于一体的遗址类专题博物馆。该馆与广州市内多数历史博物馆一样,用身份证在机器上刷一下就能免费取票。通过安检后就可以愉快地参观啦。
△年出土番禺曾边窑青釉器物(唐)
△年出土广州动物园工地M1生肖俑(唐)
△年出土小谷围港尾岗M16陶牲畜房(东汉)
△年出土小谷围港尾岗M16/姑婆庙M7陶灶(东汉)
△年出土小谷围山坟头M4陶船(东汉)
△年出土小谷围山坟头M1陶奁(东汉)
△年出土小谷围青岗M12青釉陶熏炉(东汉)
△年出土小谷围河岗山M9铜矛(东汉)
△年出土小谷围桑园岗M4铜戟(东汉)
△上下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