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院贺永军ldquo最爱读书的 [复制链接]

1#

医院工作,长期扎根基层医疗卫生岗位,但却拥有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省作家协会会员等多重身份。他非常爱读书,认为“人生无荒漠,惟有读书高”。他就是“最爱读书的榆林人”——贺永*。

1、读书的“三个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贺永*最推崇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的人生三种境界。而他,则把读书的过程比作“治沙造林”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像站在茫茫沙海,劳心费力地栽植下一棵棵小树苗;第二个阶段,经过不懈努力,荒凉的沙漠开始变得绿意盎然;第三个阶段,勤奋和坚持终于让一无所有的荒漠变成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绿洲。贺永*说:“读书,就是在防止和治理人生的‘荒漠化’。”

如今,信息化高度发展,读书在年轻人中变得越来越没有“市场”,尤其是纸质图书。打开手机和电脑,输入想知道的知识进行查询,一秒钟就可以得到上千条信息,为什么还要读书呢?对此,贺永*认为,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就在于,读书可以武装自己的头脑,而不读书很容易让自己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工作和生活中分析力差,辨别是非、真假和对错的能力不足,人云亦云,懵懵懂懂。“不读书的人,往往就像一块海绵,面对海量的信息,无法甄别,好坏不分,全部吸收,受其害而无法自觉自拔。”贺永*说。

2、读书的“三点不舍”

贺永*总结了他对读书的“三点不舍”,即“不舍爱惜书的痴情、不舍爱读书的深情、不舍爱买书的真情”。

爱书、读书和买书在贺永*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不管是外出学习交流,还是陪家人游玩,只要到了一座城市,他闲下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书店。“每次都是空手进去,满载而归。如果正巧那天没事,就可以在里面待上一整天,只有肚子饿时才会想起要走。”贺永*开玩笑地说。此外,他还每年自费订阅10余种文学、社科类杂志。

走进贺永*家,一切朴实无华,只有书房“金玉满堂”。“每隔一段时间,就得给书房添置一个柜子,‘书满为患’啊,再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就得换个大房子了。”贺永*自嘲地说。他几乎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来读书、思考和写作,目前已撰写读书感悟和笔记30余本。

3、读书的“三种收获”

读书,对于贺永*来说,是一种习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态度,而从中汲取知识、拓宽视野、增强能力,则是读书带给他的三种收获。“读书对我来说,是另一份事业,足够让我终其一生去追求。”贺永*说。

多年来,贺永*分别在《人民日报》《半月谈》《陕西日报》《榆林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散文、诗歌、杂文和歌词等作品百余篇,先后7次获得“榆林新闻奖”以及年中国音乐家协会《歌曲》词曲新作年度奖等,由其填词的歌曲《美丽的清涧美丽的枣乡》,成为清涧群众耳熟能详的“县歌”。(来源:《榆林日报》作者:白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