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7年,每年休息年三十、初一两天,只为乡亲有病可以及时就医;全身心投入到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放弃9岁儿子更好的教育机会;以诊所为家,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坚守在基层医疗卫生的第一战线。他们就是清涧一村的夫妻档村医卫杰和他的爱人郑晓萍。
卫杰今年36岁,清涧一村人,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曾在外地工作,但他心系家乡,希望用所学之长回报家乡。年结识邻村郑晓萍,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两个人经过商量,克服了资金短缺等重重困难后,正式接手本村卫生室,踏上了基层医疗之路。
“用所学之长,尽己之力,回报家乡,改善乡亲的医疗卫生水平,是我一直以来的理想。”这是卫杰铮铮誓言,也是他的行动指南。因为年轻,一开始村民们还不信任他们的医术。夫妇俩凭着热心耐心的服务和一例例成功的病例,慢慢地获得了村民们的认可。
73岁的卫毛娃,患脑梗死多年,常年卧病在床。老伴张雪亮也患有慢性病,因为行动不便不能到诊所体检。卫杰总是抽空就到他们家及时检查身体状况,督促用药,每次张雪亮都感激地再三道谢。上门诊疗这只是他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近年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策的实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定期举行健康教育讲座等,他们的工作也更加繁琐艰巨。有很多村民不了解健康保健常识,他们就不厌其烦地一次次上门讲*策,一遍遍打电话督促体检。
清涧一村有多口人,每天来看病买药的就有几十个。于是夫妻俩明确分工,卫杰负责医疗,郑晓萍负责公共卫生服务。郑晓萍负责管理个高血压病人、41个糖尿病人和其他慢性病人,随诊和用药都得精心照看。每个人吃什么药,什么时候该体检复查,她心里就像存着一本病历档案一样,门儿清。
国家每年给村民做一次免费体检,市里规定体检率必须在80%以上。郑晓萍说:“有些村民缺乏健康常识,电话叫不来,我们就登门去劝,有的还反复去过好几次,可跑了不少路。”
医者仁心,虽然有时工作不被理解,加班操劳也是常态,但他们从无怨言。防疫接种,为民看病,入户体检,保健讲座,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基层医疗工作者的爱心与执着。卫杰说道:“能够解除病人的疾苦,为更多的人服务,被大家需要,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感觉特别幸福。”在他的脸上,我们看到最虔诚的期盼和愿望。
人们都说,爱一行,干一行。七年来,卫杰夫妇怀揣着服务基层的医者初心和坚定的信念,扎根在家乡卫生事业上,用光和热保障着这方土地人们的健康安全,他们是我市千万个村医的缩影,更是家乡人民眼中无私奉献的好村医。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