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下白癜风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x7nzhou.html<
7月22日8时30分,29岁的郝协协准时来到清涧县爱豆科技有限公司,打开电脑后熟练地操作鼠标,用矩形选中框对一张张动物图片进行标注。
“标注动物图片,首先要标注每张图片的拍摄环境,其次还要标注动物每个部位的清晰程度等,内容全部标注好并保存就完成了。”郝协协告诉记者,数以万计的类似操作,可以帮助AI机器更加准确地在复杂环境中识别不同的动物图片。
“人工智能训练师”是郝协协的职业,该职业已被列入人社部发布的新职业目录。“人工智能训练师”的日常工作就是通过标注来帮助AI机器消化吸收海量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让其更好地“学习”和“成长”,从而变得更加“聪明”。
和很多打工族一样,年,郝协协和丈夫外出打工。只有高中学历的她在西安、湛江等地做销售工作,每天四处奔走、风吹日晒,日子过得非常辛苦。年6月,为了照顾上学的孩子,夫妻俩决定回老家清涧务工。
刚回到清涧的时候,郝协协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一家人仅靠丈夫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幸运的是,年10月,清涧县在国家卫健委等部门的支持下,从阿里巴巴集团引进“AI豆计划”人工智能产业扶贫项目,并成立县属国有企业清涧县爱豆科技有限公司,把工作机会带到了像郝协协一样的群众身边。
沟壑纵横的清涧县遇上人工智能产业,不仅破除了当地资源劣势,还让群众收获了“稳稳的幸福”。“坐在有空调的办公室里,还能接触人工智能,这种‘高大上’的工作以前我想都不敢想。现在我不但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每个月有三四千元的收入,还有时间照顾孩子,我感到非常满足。”郝协协高兴地说。
其实,清涧县爱豆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之初,招聘结果并不如人意。国家卫健委挂职清涧县委副书记、副县长柳清海说:“刚开始,大家对这个职业还有所顾忌,并不认为这个职业能养家糊口,所以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该公司前两期共招聘了40人,他们通过培训学习,逐渐熟悉掌握了人工智能数据标注的方法,一个月能赚取元以上的工资。“‘人工智能训练师’的工作是多劳多得、赏优罚劣。有的员工每天勤勤恳恳工作,工资甚至能达到万元。大家还可以通过这个职业学习到金融、医疗等很多领域的知识,因此后来报名的人越来越多。”公司经理鱼涛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清涧县的“AI豆计划”继续发展,三、四期报名人数明显增加。截至6月底,清涧“人工智能训练师”已经达到人,其中困难群众65名、外出务工回乡就业人员49名,人均月薪超过元。
“这个项目就像给清涧开启了一扇新的‘窗户’,帮助更多人开阔了视野,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柳清海说,“自己能为人工智能发展贡献力量,特别有成就感。”
在国家卫健委扶贫办的指导下,清涧县爱豆科技有限公司于7月初正式启动陕北地区和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拓展计划。7月6日,该公司在山西省永和县、陕西省子洲县分别设立分公司,进行“人工智能训练师”招聘,从而带动更多贫困人口就业,助力贫困地区产业转型发展。(记者赵波)
来源:陕西日报
往期回顾
··监制
孙文生
审核
任虎鹏
原标题:《当山区小城遇上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