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放牛娃弄丢地主家的牛,无奈参加红军长征, [复制链接]

1#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很多农民家的孩子都因为走投无路而拿起了枪。

肖先东就是其中的一位,在红军长征时期,他还是一位普通的放牛娃,可因为弄丢了地主的牛,无奈之下选择了参加红军长征,后来离休后享副省级待遇。

放牛娃的成长之路

年,肖先东出生于大灵山之中的一户贫困人家,一家六口人,经常吃不饱饭。

肖先东的父亲肖光然是地主家的长工,因为这层原因,肖先东从小就给地主家放牛,即便他在放牛的过程中非常用心,却总是会在不经意间招来地主的责备和打骂。

年3月,红三军向湖北地区进军,可当部队走到马脚坪的时候,在崇山峻岭之中迷了路。

侦察兵在山中转了很久,都没有找到个能问路的人,却在不经意间发现了正在放牛的肖先东。

战士们意识到,这个孩子极有可能知道路在哪里。

于是,一位战士走上前去,对肖先东说:“小伙子,我们迷路了,你知道去湖北的路怎么走吗?”

肖先东立即就指了方向,红军考虑到此处人生地不熟,很有可能面临再度迷路的风险,希望肖先东能带路。

年纪尚小的肖先东非常善良,他也担心这么多人在山里迷了路,估计连吃的都不够,于是,他就丢下了地主家的牛,带着红军一直走到了山路口,用手比划了几下,战士们也都知道路在哪里了。

为了感谢这位热心肠的小伙子,红军战士给他留下了两块银元。

在这之前,肖先东从来都没有见过银元,更不知道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用的,他捏着银元,就走回了放牛的地方。

结果,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牛已经不见了。

这下,肖先东彻底慌了神,这件事若是让地主知道了,自己必然要皮开肉绽。

于是,他朝着红军的方向一路追去,此时的他知道,最起码在部队当中,能有生存的空间,在黑心地主面前,自己早晚都要被折磨死。

他就这样朝着刚刚自己指路的方向一路奔跑,好不容易才追上了刚刚那支队伍。

他对战士们说:“你们让我留下吧,我要当红军!”

一个看着像当官的人对肖先东说:“你的个子太小了,当红军,恐怕是吃不消。”

一看别人不要自己,肖先东一下就着急了,他连忙说:“我能做的事情有很多,端饭送水都能做,跑腿送信也很在行,别看我个子小,我能挑得起一担水。”

在大家了解了刚刚的事情以后,也就同意将肖先东留下来,就这样,肖先东参加了贺龙的部队。

由于他对于山路非常熟悉,也很有灵性,没过多久,他就成为了红三军龙山独立游击队的一名通讯员。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肖先东的表现也从来没有让大家失望。

年11月,部队在刘家坪突围的时候,遭到了国民党军队的炮轰。

肖先东躲闪不及,右腿膝盖位置被弹片扎伤,鲜血瞬间就流了下来,他强忍着疼痛,随便从旁边扯下来一把茅草将受伤的地方盖住,用身上的布随便包扎了一下,就立即投入到了战斗之中。

一直到了晚上,战斗才趋近于结束,战友们这才发现,他的右腿已经伤得不像样子了。

那会几乎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医疗条件,不过他这处伤口若是不及时处理,必然要感染。

因此,卫生员只能将针线在开水锅里面煮了一下,并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为肖先东缝合伤口,整个过程当中,肖先东咬紧了牙关,愣是没有喊疼。

部队领导考虑他年纪比较小,这次伤得又比较重,于是安排他在当地的老乡家里休息。

可肖先东也跟着部队这么久了,知道“在老乡家中休息”意味着什么,他秉持着“绝不掉队”的信念,拄着拐杖也要跟上大部队。

那段长征的记忆,是肖先东一生都无法忘记的。

在过雪山的时候,红军没有御寒的衣物,肖先东眼睁睁看着很多战士走到一半就倒下了,他说:“我们那个连队,在雪山上就冻死了七八个人。”

不过,这还不是最苦的,最为艰难的,是在过草地的那段时间。

肖先东他们在经过草地的时候,感觉到茫茫的草地就是一望无际的,到处都是淤泥,也很不好分辨,行军的路上,经常有人陷入泥潭当中。

天气的变化也总是反复无常,一会下雨一会天晴,衣服也经常完全湿透了。

肖先东在回忆这段日子的时候说:“在草地,也是部队减员最大的阶段,晚上睡觉的时候还好好的,可第二天起床就没了呼吸,很多战士就永远长眠在草地上了。”

说着说着,肖先东的脸颊就滑下了泪水。

“都是一二十岁的好小伙子,他们走得太早了。”

对于肖先东来说,长征是考验,延安才是全新的起点。

到了陕北之后,肖先东来到了旅担任侦察排长。

而当时,旅是在王震率领之下的,肖先东随着旅部转战晋西北,反击了日伪军的首次“扫荡”。

随后,他还跟随部队取得了邵家庄伏击战和上下细腰涧战斗的胜利,立下了不朽战功。

到了年,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开始,而肖先东也参与其中。

在南泥湾,肖先东更是事事争先,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之路上,他们将南泥湾建设成为“陕北好江南”。

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肖先东则被编入了东北人民自治军,并担任警卫排排长。

他跟随部队,参加了著名的四平保卫战。

当国民党撕毁协议,全面发动内战的时候,肖先东跟随部队全力清剿东北境内的伪军和土匪。

在东北的那些年,更是肖先东崭露头角的时候,他走南闯北,获取了大量的情报,为部队的行动提供了决策依据。

也正是在这里,肖先东遇到了一位满族姑娘,两人萌生了爱意,并厮守终身。

跟随着部队,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这两大战役,都有肖先东的身影。

年3月,东北野战军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肖先东又开始书写自己人生的全新篇章。

到了年末,四野继续南下去解放湖南和广西,肖先东也认真思考过:一个城市的解放很重要,建设也同样很重要。

因此,他选择在武汉留了下来,他当时也没想到,这一留,就是一辈子。

投身于建设,是他的新方向

过去,肖先东从来没有读过什么书,只是一股脑加入了红军,然后完全听从命令服从指挥。

而在武汉,他则有了更多机会去武装自己的精神世界。

他先后在中南工业部、湖北省林业局、武汉市党校工作和学习了多年的时间。

特别是在党校的那段日子,肖先东认认真真当了一回学生,开始认真研究过去每一步行动的依据,不断充实着自己的知识水平。

年,国家为了建设钢铁,将21个乡镇划入了武汉市,剩余的乡镇和南湖区3个乡、东湖区一个乡组成了青山区。

从年开始,肖先东就被调入了青山区工作,在街道办事处、安置办、计科委、经计委等多地都从事过管理的工作。

那么多年的时间,他始终都兢兢业业,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为这座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也就成为了一名“武汉人”。

年,肖先东正式退休。

肖老退休之后的生活依旧非常规律,有的时候会来到学校、机关等地讲讲过去的故事,有的时候也会待在家中回忆往事。

而由于他的特殊历史贡献,在退休后,也享受了达到副省级的医疗待遇。

年,组织上考虑到他是老红军,安排他回乡探亲。

在儿子的陪同下,他所乘坐的飞机停到了恩施军用机场,龙山县政府用专车将这对父子接了回去。

48年的时间呼啸而过,当年追着红军的那个少年,早已成为久经沙场的老者。

他回忆着过去经历的苦难,也总是教育着身边的子女:过去的奋斗,都是值得的。

妻子陪伴了他大半生的时间,于年去世。

从那以后,孩子们之间也定下了规矩:每到周末,他们都要回到父亲身边陪伴他。

看着肖先东的全家福,前来的记者们也总是感慨:一人出门而去,现已是儿孙满堂。

儿女们说:“父亲每天都一定会去看新闻联播,关心国家大事,有一次,他看到了宇航员飞回的画面,连连说国家了不起,这样才没有人敢欺负我们,老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孩子们的工作、生活也渐渐步入了正轨,总想着孝顺父亲,可肖先东老人总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他从来不会摆资格,更不会发脾气。

肖先东老人也非常长寿,年的时候,他已经97岁了。

可他总是思念着远方的故土,由于行动不便,他向子女们提出了代自己回龙山祭祖的要求。

兄妹5人马上也就照做了,他们来到了龙山,为爷爷奶奶扫墓。

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江日报》也再度报道了这位老红军,引起了媒体的广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