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名师教你写高考作文之诗词改写 [复制链接]

1#

一、写作模式总结

其实,毛泽东的这两篇词作都可以看作是游记。《沁园春·雪》是诗人在大雪之后登高望远时的所见所想;《沁园春·长沙》是诗人回到故地,站在橘子洲头观山望水时的所见所想,这两首词的写作缘由和我们阅读过的其他见景有感的“游记”没有太大区别。其核心区别是,其他大部分游记注重的是“景”和“游”的描写,作者的感受和想法写的较少,或者说,其他游记的作者是因为去某地旅游了,见到了某些美景,被美景打动,有了写作的冲动,于是用大量的文字书写美景和游览的过程,最后用较少的文字顺便写点感想和情怀。

但是毛泽东的这两首词作不是这样的,虽然他也是观景有感,触景生情,但他的作品主要是为了写“情”和“感”,写景用的文字较少,而且写景的目的就是为抒发情感做铺垫,可以说,诗人是为了抒发情怀,才找了某种景色作为由头,“景”在诗人的笔下只是个工具,是为他抒发情怀服务的。

这两首词的这种写法对我们写作高考作文非常有启发,高考作文就是面对给定的资料,也就是面对资料中已经限定了的“景”,或抒发情怀,或给出看法,而且阅卷标准还希望学生以“情怀”取胜,那么,用毛泽东写这两首词作的写法来应对高考作文,或许是一种很好的思路。

二、按照高考作文的要求改写《沁园春·雪》

高考作文的要求一般是这样的:①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明确文体(诗歌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字。

1.以高考作文的要求改写《沁园春·雪》

假如你是年的毛泽东,在那样的时空下,你站在西北苍凉的山坡上,看着眼前白茫茫的积雪,你会想到什么?请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字的文章。范文鉴赏/p>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在这个初春的正月里,我和战友们经过几天的急行*,抵达了陕西清涧县袁家沟,我们要在这里修整两日,然后继续向东奔赴华北抗日前线。

这几天一直在纷纷扬扬地下着大雪,糟糕的天气使行*速度慢了不少,也给将士们增添了很多困难,但是一想到抗日前线吃紧的战事和亟待救援的同胞,将士们心急如焚,都希望能马不停蹄地继续赶路,但将士们太累了,*委决定还是在袁家沟修整两日再出发。

连日飞雪后,这北国的雪景甚是壮观,登高望远,眼前千里之内坚冰封堵,万里之内雪花飘飘;远眺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的白茫茫一片,而昔日汹涌奔腾的*河,此时上上下下顿时失去了滔滔的水势;山岭就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而高原上的丘陵就像许多白色的大象在奔跑,它们应该都想试着与老天爷比比高低吧。等到天晴的时候,那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一定分外妖娆。

望着眼前如此娇娆的大好河山,我心潮澎湃,脑海中浮现出上下五千年来守卫这片江山的英雄豪杰,想必他们也是为了这娇娆的江山而折腰的吧。

秦始皇嬴*打败六国统一天下,创立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修筑万里长城;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将国土面积扩大了近一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后世的治理开创了先河;这两位都是不世之英雄,只可惜他们都有些穷兵黩武,内心不能体会黎民百姓的疾苦,欠缺悲天悯人的情怀。

唐太宗李世民追随其父统一全国,选贤任能,休养生息,完善科举,开创了大唐盛世;宋太祖赵匡胤结束了安史之乱以来长达年的诸侯割据和*阀混战,重新统一了国家,他倡导“文以治国,武以安邦”,使国家有了再一次长久的繁荣;这两位都是大英雄,只可惜他们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时写不出壮丽的诗篇。

至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他只知道弯弓射大雕,虽然南征北战,使国土面积大增,但人民并没有过上好日子。

抚今追昔,无限感慨。现如今日寇铁蹄践踏我东北大地,正蓄谋占领华北,而蒋介石反动派们不抗外辱,却热心内战,这片传承了几千年的大好河山又一次处于艰难的时刻。那么今天,谁会成为这片娇娆江山上的英雄呢?

我想,只有人民大众。依靠人民,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依靠人民,我们一定能让这片娇娆的江山重新焕发活力。(全文字)

三、例文分析

本文实际上是对毛泽东《沁园春·雪》的白话文扩写,文章主体就是原词上下两阕的白话文表述,只是为了达到要求的字数,对下阕部分进行了适当扩写,为了让文章更加完整,在开头和结尾部分适当结合当时的时局加了一些文字,以使主体内容读起来不至于太唐突。将词作化成一篇高考作文后,我们更能清晰地体会毛泽东这篇词作的情感和结构,扩写后的文章更加突出了诗人对这篇江山的情怀,雪后观景,由景入情,文章把眼前景色的壮美和千古英雄们对江山的热爱联系起来,并结合当下国家面临的凶险,从历史的大无畏中寻找到了抗战胜利的信心,突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中心思想。文章一气呵成,情怀满满,符合高考作文的要求,可以评为高分作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