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位于清涧县城东南5公里处的韩家硷村,菜园果园郁郁葱葱,白墙灰瓦错落有致,柏油马路舒适平坦。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让人眼前一亮。“我们村这几年变化太大了,幸福指数一路高涨。”村民任志雄笑着说。韩家硷村的变化,源于该村实行“四方双结对共建示范村”政策,不仅村容村貌发生变化,村民的钱包也渐渐鼓了起来。
村民在西部粮仓厂房包装农特产品。贺萌摄
引入苏陕资金抛出致富引路石
年以来,韩家硷村积极申请苏陕协作资金注入村集体经济,通过修建厂房,引进西部粮仓有限公司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就农特产品加工、包装、销售合资合作,共同成立富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大力开展消费帮扶,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提高农特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稳定增加贫困户收入。目前,已经探索出了“党支部+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公司+电商”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累计销售农产品价值万余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30万余元,带动群众户均增收余元,全体村民累计分红40.8万元。
今年,江苏省对口协作工作队进一步提高帮扶成效,由苏陕两地的两个村(社区)结对,结对的村党支部书记再与苏陕协作派驻联络员结对,开展“四方双结对共建示范村”工作,主要是帮助共建村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开展乡村建设和强化技能培训,切实增强共建村的发展能力。
一直参与苏陕协作工作且村集体经济发展势头好的韩家硷村被选中参与此项工作。该村与江苏省扬州经开区扬子津街道办二桥社区形成结对关系,村党支部书记韩亮亮与苏陕协作联络员,清涧县县委常委、副县长王公锋结对联络。自结对以来,扬州经开区驻清涧县联络组调动各方积极性,集中利用优势资源,针对韩家硷村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增加村民收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开展帮扶,获得村民的点赞认可。
改变村容村貌美化村民生活环境
韩家硷村通过“四方双结对共建示范村”政策争取到苏陕协作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村容村貌的统一布置规划。采用由群众投工投劳、政府统一规划实施、村内做好服务保障的运作机制,和以点带面、分区划片、整村推进的治理模式,目前18户已完成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户工作,统一围墙、窑顶帽檐、大门等,并规划户进行卫生厕所改革;美化村“两委”阵地周边2万平方米,作为村内休闲场所;安装村内道路路灯盏;村口修建牌楼1个、观光走廊米、凉亭3座……一个个数字都在印证着韩家硷村喜人的变化。
村民任火岗以前居住的窑洞年久失修,今年,通过村内的人居环境整治发生了大变样。“村里免费把我的住宅翻新了,现在这院落看不出之前的影子,就跟新修的没两样。”任火岗说。
优化一二三产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韩家硷村还全面优化了产业结构,通过强化机械作业,做大做强杂粮产业。村内建设了亩高标准农田,实现了传统旱作农业集约化、机械化、科技化,种植谷子、高粱、玉米等小杂粮,破解了耕地撂荒、粮食减产、劳动力流失等问题。利用帮扶力量,促进第二产业发展。目前,村里引进了纺织厂和挂面厂各一个,助推村集体年增加收入80万元。明年还将建成1个万吨小杂粮加工厂,就地加工全县农副产品,同时进行包装和销售,实现种植、加工、包装、销售一体化。预计实现人均年工资收入2万元以上,不仅能解决村内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也可以辐射带动周边10个村群众转移就业。强化服务理念,壮大第三产业规模,依托村内主要道路,建设民俗、文化、景观、休闲等多功能农业发展观光带,丰富农民收入渠道。
正如韩家硷村党支部书记韩亮亮所说,“四方双结对共建示范村”的初衷是让人学习先进的致富理念,不只是一味地依靠资助帮扶。“苏陕协作帮扶,不仅给我们村带来了资金,更是带来了先进的经验、技术,带来了追赶超越的底气和跨越发展的信心。下一步,韩家硷村将紧紧围绕‘四方双结对共建示范村’这一关键平台,积极助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努力打造人居环境美、经济发展强、农户增收快的示范村,在全县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起到带动作用。”韩亮亮信心满满地表示。
作者:贺萌陈思羽